坐汽车,乘高铁;过黄河,渡丹江。
被称为小老虎的孟庆辉“回家”了。
两天与记者的亲密接触,四篇与他相关的报道,让孟庆辉的思想有了波澜:我是最小的移民?我从哪里来?故乡什么样?“放学回家他就缠着我问这问那。”孟庆辉的父亲李金培告诉记者。早年李金培随母亲的姓,到小庆辉又改成爷爷的姓。
李金培(右一)和妻子(左二)带着刚出生的孟庆辉在救护车上
刚出生的孟庆辉
架不住孟庆辉的好奇,李金培决定陪儿子回淅川走一趟,一是让儿子回故乡看看,二是自己也想走下亲戚。
5月21日早上5点多,孟庆辉就早早起床了,本想带课本作业的孟庆辉被父亲“两天就回来了,回老家就好好玩”的劝说打消了念头,高兴地冲到父亲的汽车上。
上午7点58分,坐上高铁的孟庆辉难掩兴奋,看着窗外的景致一闪而过,虽说戴着口罩,但这并不妨碍他与父亲李金培的交流。
李金培从高铁开始,一直讲到丹江口水库,再到家乡的渔村。孟庆辉对淅川的印象也慢慢立体起来,他给李金培出了个难题:丹江水库有多大?里面有多少水?李金培虽说也读了不少书,但这道题他却回答不上来。通过查资料,才告诉孟庆辉丹江水库有1000多平方公里大,盛了200多亿立方米水,如果坐船到库区,就像在海上一样,一眼望不到边。
“我要去水里玩。”孟庆辉提出了简单的要求,李金培爽快地答应着:“中,可中。”
从新乡东高铁站到南阳东高铁站,再乘汽车到淅川县,孟庆辉仍然没有一点儿倦意。临近中午,马上就要到仓房镇时,孟庆辉终于顶不住了,轻轻地对父亲说:“俺瞌睡了。”说完,就趴在李金培的腿上睡去。不到五分钟,李金培就叫醒了孟庆辉:“到仓房了,离咱沿江村没几分钟了。”孟庆辉听到父亲的声音,立马坐了起来,神采奕奕,就像小老虎打了一个盹。
孟庆辉打开车窗,吹着山风,看着满眼的翠绿,还有忽隐忽现的丹江水库,转脸对李金培说:“这儿的山青、水绿,鸟儿叫得也好听。”
七弯八拐,父子俩终于来到自己的老宅基地前,穿过十几米的“原始森林”,来到一片被杂草和树木覆盖的平地上,李金培告诉孟庆辉:“这就是咱的老家,以前有5间房,还有院子,出门走不远就到丹江水库了。”
孟庆辉跟着爸爸钻进草丛里的“老家”
“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。我小时跟家里大人捕鱼为生,捉鱼、吃鱼。禁渔后,在政府的支持下,学了酒店管理,到县城打工赚钱,比捕鱼强。现在山上种满树,确实比移民前美多了。”李金培拉着孟庆辉说。
孟庆辉爸爸给孟庆辉回忆老家的情况
“前面的竹林是我种的,现在还有。”李金培指着六七米远的竹林说。孟庆辉快走两步,来到竹林旁,稀奇地说:“这是你种的?不信!”
出了老宅基地,顺坡向下100多米,就到了丹江水库边,孟庆辉一路小跑到水边,双手捧起水来玩,李金培看着儿子,笑着说自己兑现了让他玩水的诺言。
玩水真开心!
下一篇
莆田朱姓分布